English
首页» 新闻公告» 新闻快讯
新闻快讯
你言我语工学院系列报道二
点击: 日期:2013-06-25

【编者按】值此招生季,为了增进广大考生对北京大学工学院的认识了解,我们特地选了几名工学院的本科生访谈,从学生的视角呈现更为全面丰富的工学院生活,拓宽大家对工学院的认识。本期主角是来自2009级的李小乖和来自2009级的沈欢。


李小乖

    李小乖,2009级本科生,工程结构分析专业,任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,曾获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、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、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单项奖、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“JUN政基金”、北京大学工学院“夏受虞-黄玉岑本科实习奖学金”。

    问:为什么会选择工学院?
    答:工学院是一个集理科的严谨逻辑和工科的实践应用为一体的学院。工学院重建的历史虽然比较短,但这正好让我们的发展有更好的创新性,比如我们的“导师制”的实行。这里有着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平台。

    问:在学习科研中,学院提供了哪些平台?
    答:在科研这方面,工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,而且我感觉工学院的老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格外关注和用心。比如,我在学生会期间,就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本科生走进实验室的活动,通过这个活动,我们本科生有机会进入到工学院各个专业的主要实验室中,零距离了解实验室里的工作。我就是从这个活动中第一次深入了解了我们院的实验室的,这对我后来的专业选择、研究方向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。
    我感觉我们工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科研和探索精神的培养。在本科生科研项目中,我们的选择范围十分广泛,我们工学院有很多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课题和指导,我所在的王建祥、段慧玲教授的实验室就给予了我十分大的帮助。
    而且工学院的老师们很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科研的比赛。比如每届都有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。学院在参赛的组织上极为重视,我在老师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参加了今年的“挑战杯”学术科技创新大赛,从初评到复评的过程中,都得到了老师们的不断关心和悉心指导。

    问:在课余生活中,学院提供了哪些帮助?
    答:工学院的学生爱学术、爱科研、爱实践,同时我们也会娱乐,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。我在工学院的三年生活中,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,也在课余生活中得到了锻炼,并且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给我带来的欢乐和温暖。工学院的学生工作有很好的组织,这给了我们学生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。我在学生会两次成功组织并主持了“院长下午茶”的座谈活动,没有陈院长和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,我想我们的学生活动是没办法成功举办并让大家都受益的。
    在过去的三年中,我忘不了,在运动会上我们四个女孩子进行接力比赛时努力奔跑的身影;忘不了,趣味运动会时我们每晚都相约五四操场进行“蛟龙出海”的训练:忘不了,元旦晚会上学生会主席团的成员们一起大秀舞姿;忘不了,每学期的党团日活动中,我们一起出游、一起参观的欢乐场景。工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,只要我们想参与,便可以找到平台。

    问:几年的学习中,你在工学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    答:三年的工学院生活带给我的收获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。工学院的课程学习让我有了严谨的思维和优秀的逻辑,工学院的科研实践让我有了更好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,工学院广泛的活动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,工学院的老师同学们让我感受到极大的温暖。过去的生活让我感到充实,我很期待之后的学习生活。

    问:你对即将高考的学生在择校择专业上有何建议?
    答:高考前,我其实对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没有特别明确的认识。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经验和认识有限且忙于准备高考,很多同学在高考报志愿时都会有些迷茫。我认为,同学们应该主动地深入地了解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真实情况,同时也深入认识自己,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专业、适合什么样的专业。最适合的应该就是最好的。祝同学们一切顺利!


沈欢

    沈欢,2009级本科生,航空航天工程专业,任北京大学波音航空俱乐部秘书长,曾获曾获周培源力学竞赛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、施耐德碧波奖学金、埃克森美孚奖学金。

    问:为什么会选择工学院?
    答:填报志愿时,工学院是我的第一志愿。一方面,我对物理、数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;另一方面,自小深受钱学森、郭永怀等前辈“苟利国家、不计生死”的爱国事迹影响,有强烈的“工程报国”的情怀。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经济、社会快速发展阶段,必须有硬实力作为坚强后盾,而工程技术和工业基础正是硬实力中比较薄弱又极为关键的一环,所以,选择工学特别是Science Basic Engineer,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一定是大有可为的。工学院作为一个古老、悠久而又正焕发出青春活力的院系,既有成熟稳定的课程体系,又有国际化的教学理念,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。 

    问:在学习科研中,学院提供了哪些平台?
    答:学院的所有实验室都对本科生开放,大二大三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性的进入实验室,进行本科生科研,并且学院和老师都会提供资金支持,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。此外,工学院课程体系完善,针对各个专业都有合理的具有北大特色的培养方案。
    这里我还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,我在大一下学期选专业时,想选航空航天专业,但是当时我们的航空航天工程系才刚刚成立,而且本科生也不多,我这届就5个人,很担心系里是否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足够的师资力量,或者说系里会不会对这5个人下功夫来培养。我记得当时我的导师吴晓磊教授就对我说:“这个不用担心,北大要办的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办好!就算有很多困难,我们也要办,因为这是国家重大需求,北大就应该来承担!”确实,在两年的时间里,我见证了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发展,从大批国际一流学者的引进到大型科研平台的建设,从与各大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大型企业日益密切的合作到日臻完善的教学体系,从国际知名学者的授课到暑期上海、沈阳的实习,无不彰显着年轻的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活力,无不倾注了学院对莘莘学子的心血和厚爱。

    问:在课余生活中,学院提供了哪些帮助?
    答:学院提供丰富的助学金、奖学金来支持同学们的学习科研生活,对我们本科生而言,是很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。学院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,有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,有郊游踏青,有聚众联欢,有K歌大赛等等等等,实在是大学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调味剂。另外,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们对同学们也是无微不至的关心,各种生活上、学习上的事情都可以得到他们热情的帮助,我非常感谢我们的学工老师。

    问:几年的学习中,你在工学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    答: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自身的转变。从曾经的那个懵懂逐梦的少年到今天的成熟、却依旧执着的青年。工学几载,使我收获了广博的视野、扎实的基础、灵活的思维、深厚的友谊、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……环境造就人,与优秀的人相处才能使你稳行高处。在工学院能收获自我的成长是最重要的,成绩、奖状、Offer都是身外之物吧。

    问:你对即将高考的学生在择校择专业上有何建议?
    答:择校择专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,第一点是你要选择你喜欢、有兴趣的专业,第二点,你还得考虑这个专业是否合适你,或者说它是否“喜欢”你,当然往更深了看,还得考虑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。但是,无数事实说明,把握一点最重要,那就是兴趣。
    针对现在的很多热门专业,如工商管理、电子商务等,你就必须用第一点去检验,你是否喜欢,是否有兴趣,如果你没有兴趣而只是跟风随大流想赚钱的话,那么你必须考虑到它可能是你终身的职业,这里我想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“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,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世界。”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永远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般的无奈,你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,也就决定了你的碌碌无为。这就是不顾兴趣而随大流的结果,因为大流是什么?大流就是芸芸众生!要有更长足的发展,必须心随所愿,虔诚地叩问你的兴趣所在!
作为学校而言,选择北大这样的综合性院校是更有优势的,综合性院校往往比理工性院校更具有精神内涵,或者说更有魅力。在综合性院校内才能在收获理性思维的同时,收获人文情怀、艺术修养,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、增加竞争力以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更高的人才需求。
    最后,祝愿广大考生金榜题名,前程似锦。

 
热点 新闻&公告&讲座
 
 
友情链接: 工学院  |   北京大学  |  
  Copyright © 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 2013 All Right Reserved